朱家两次舍弃张福娘,朱逊无子去世就想找回她与孩子,这可能吗?

发布日期:2025-01-23 07:17    点击次数:198

宋朝时,有一公子花50两银子先娶了一女子,后为娶妻他不顾女子怀孕撵走了她。公子举家搬迁,女子请求相随,父亲以儿子不能近女色而拒绝。女子生下了一个儿子,终身未嫁。后来公子无子早逝,他家想要找回女子和孙子,这可能吗?

这个薄情公子叫做朱逊,他的父亲是朱景先,在四川做茶马使。

朱逊20岁时,早已定下苏州大家范氏为妻,但是还未等到过门,他就先随着父亲去上任了。李逊青春正盛,欲念如火,就想先娶一个小妾。

但父亲李景先觉得不妥当,哪有未娶妻先纳妾的道理。儿子就说未婚妻远在千里之外,就像找个小妾相伴。儿子答应“不会动真情”,父亲就同意了。

展开剩余79%

朱逊相中的人叫做福娘,她温柔美丽,朱家给了50两银子就把福娘娶进门做小妾了。福娘与公子年纪相仿,两情欢爱,如胶似膝。

过了一年,范家看到女儿也大了,于是两家商议,由范家父亲送女儿到任上成亲,但是范家走到半路就听说李家公子李逊已经娶了一个小妾,范家止步不前,送信到他家,不送走小妾不成婚。

朱景先接到书信,自然要求儿子送走小妾张福娘。朱逊为了自己成亲,也决心撵走福娘。但是福娘说:“我已经怀孕了,公子还要撵走我吗?”

朱逊还是没有犹豫,他等以后我再来接你。福娘被朱家逼迫,无奈只能执行回家。

范家小姐到了朱家,朱公子虽然难过,但是范小姐弥补了空虚。夫妻恩爱,他也没有再去想张福娘。

明年,朱景先茶马差满,他们一家要还朝。小妾张福娘托人来说,想要跟着一起回苏州去。朱景先说“途中生产不便,能够走前生下孩子,就看天意了。”

福娘说:“不管生没生下,腹中孩子都是朱家的骨血,再者她嫁鸡随鸡,一定要跟着一起走”。

朱家已经给范氏最好的工作,他们要把福娘接到府里来,但是朱公子突然病了。他是色上要紧的人,看他未成婚时,便如此忍耐不得,成婚后也是朝夜探讨。早已染了痨怯之症,大夫说要少近女色。

朱景先想到儿子的病,本来就要少近女色,一个媳妇已经要分床了,怎么能再来一个福娘。再儿子儿媳年轻想要生孩子也不难,于是就下定决定不要张福娘跟着他们走。

张福娘哭了几场,但是也没有办法。朱家去后40天,福娘就生下了一个儿子,。她心里想着只要生下儿子,这就是朱家的血脉,以后定要相认的。如今就当作是寄养在四川,于是就叫儿子“寄儿”。

福娘既生得有儿子,就甘贫守节,誓不嫁人。就算生活清苦,她也只守着寄儿长成。寄儿很聪慧,所学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,福娘就想好好培养儿子,朱家不来相认也无所谓。

朱家公子朱逊过了两年就去世了,范氏没有生下孩子,朱景先也没有别的儿子。李家处处都是愁云惨雾。

后来当年促成福娘嫁给朱家公子的媒人正好路过朱家,于是对朱景先说起你家还有一个遗落在外的小公子,可想找回。媒人所说就是福娘生下的孩子,他对李景先说,福娘这些年都没有嫁人,只守着儿子过活,而且那孩子聪明过人。

朱景先听了高兴异常,说到“若得如此,绝处逢生,祖宗之大庆也!”于是同夫人商议要把张福娘母子接来。因为邀请媒人帮忙接人,于是给了他往来的车费和打点费用。媒人负责去接他们母子。

这一日,朝廷下旨,家中的爵位能够传给做官人家的一个儿子,无子就孙子。朱景先等待着孙子到来,于是就想给他想了一名字,翻遍了诗书,最后决定叫做“天锡”,也就是上天赐福的意思。

张福娘终于等到了朱家要认回孩子的消息,于是答应回到朱家。看到朱景先和范氏娘子,大家回忆旧事,都哭作一团。然后教寄儿拜见各位,合家欢喜。朱景先问孙儿可以名字了。福娘说:“小名叫做寄儿,两年前上学,先生取名天锡。”

朱景先大惊道:“前日因为礼部需要孙子的名字来占恩荫之名,因为想到孩子未来,我想了一夜才想到“天锡”两个字。殊不知你在万里之外,两年之前,就赢替孩子取好了这个名字。这才是命中注定的天赐。”

朱景先得到了孙子,后来又两处取到同一个名字,大家都传为每天。后来后来朱天锡袭了恩荫,官位大显,张福娘亦受封章。这是他守贞教子之报。

这个故事来自冯梦龙的《二刻拍案惊奇》。主要的故事就是讲述了张福娘守贞教子等到好报的事。张福娘很可敬,但是对她而言这一生却过得很艰难。

当初是朱家公子要娶她,但是坚决不要她的人也是她;公公朱景先决意不要她和她腹中的孩子,可是后来范家娘子不能生孩子,才想起了她和她的孩子,朱家就是忘恩负义的人家。

但是也有一个漏洞,朱家早就说过娶张福娘只是做小妾,如果大娘子来了就要送走了她,所以女子还是要保护好自己,人的一生只有一次,如果嫁错了人,真的就是一辈子的遗憾了。

发布于:天津市